打造更好的团队

——记2018年第21周百助人大会(BZPM)CEO程磊分享

2018-06-04 23:46:20 作者: 管理员 点击量: 下一篇 上一篇
    编者按:本周百助人大会上,CEO程磊围绕“打造更好的团队”为主题,作了重要讲话。程总首先从几位新人和李融老师加入百助说起,强调了打造更好的团队比数据的增长、安装量的提升和变现的提高更为重要。如何打造更好的团队,程总号召企业成员一方面要走出去招贤纳士,以壮大百助团队;一方面要坚持读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程总以自身的读书体验,以杰克·特劳特《定位》一书为例,阐述了读书学习在打造更好团队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CEO程磊讲话全文如下:

    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时间过得非常地快,今天迎来了三位优秀的新同学的加入,还有两位老同学的转正,应该说是一个可喜的日子。
    了解我的人可能都知道我从小数学成绩好,语文成绩特别差。在13年的时候,有次领导打算到我们公司参观,我需要围绕公司写份介绍公司的演讲稿,后来又有机会参加“市十大杰出青年”的评选,需要写一个自我介绍。这可难倒我了,之前从来没写过,不知道怎么写,于是我当时就找到了我小学的数学老师,这位数学老师是教我写作文的。大家不要笑,小学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可以教很多门课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我读的小学是一所比较偏僻的学校,师资力量不是特别雄厚,所以在小的时候和老师的关系非常的融洽,即使毕业很多年之后,每年还是高频率的保持联系。当我找到小学数学老师的时候,他帮我写了份个人介绍,写的内容全是溢美之词,肯定比我写的好多了。但看了之后反而觉得有点脸红,里面的内容全是对我的夸奖,把我写的有点太好了,简直和神人一样,我觉得不是真实的我,有点不符合我的性格,至少我觉得拿着这样的稿子在公众场合不太好意思念。我就跟我的数学老师表达了这个意思,然后,他找到了他认为最好的老师,就是我们敬爱的李融老师。公司第一次对外宣传的重要稿子,当时就是在与李融老师半天的一对一的深度交流,全面了解了我的情况之后花了几天时间写好的。当我第一次看到李老师写的稿子的时候,(这份稿子也是现在刚入职的新人必须背的内容,当然现在的内容有所修改。当时写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我的个人经历来写的),我看过后眼睛都湿润了。后来很多人第一次看的时候眼睛也湿润了,李老师写的很有带入感,把我们当年的那些创业画面完整的呈现出来。如果不是李老师的这样深情细致地描述,画面真实的再现,我想可能连我自己在内都没有意识到当年的那些点点滴滴是那么的感人。自此以后这些年,每次在最关键、最重要的时刻都会找李老师帮忙写稿子。当然也不能太频繁,平时有一些小事的话就自己解决,但如果是重要的事情,我记得最早期的时候,比如某局长第一次莅临公司参观调研、市长第一次莅临公司参观调研,省委书记第一次莅临公司参观调研等,需要对外沟通交流的稿子都是经过李老师把关的。所以这一次也是经过再三地思虑,考虑到企业发展到现在这样的阶段,整个团队在写作方面、文字方面、文化方面等很多方面存在短板,我们的团队比较年轻,没有什么经验,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因素,我就思考是不是可以邀请李老师从幕后走向台前指导我们,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当我向李老师提出邀请后,李老师几乎是没有任何的犹豫就答应了,我感到非常的荣幸。然后这一周周一就来到了公司,今天是第六天,我也希望我们在座的所有同学能够在接下来的日子当中,保持对李老师的尊重,尊敬、热爱、并多向他请教和学习。
    将近五月的月末了,时间过得真的是非常地快,我记得在今年刚开年的时候,我给公司定了今年的目标,大家还记得我定了什么样的目标吗?我只有一个目标,我当时说今年没有任何的数字目标,只有一个“打造更好的团队”这个目标,大家还记得吗?我感觉可能很多人不记得了,这还是有问题啊,一个企业,如果所有人想的不一样,那问题就大了。我每天都会思考如何去打造更好的团队这个问题,已经不是在思考我们的数据怎么增长,安装量怎么提升、变现怎么提高,这已经不是我要去思考的问题了。但是我发现今年当我们不去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这些数据反倒在稳定地提升,为什么呢?这是有基础的,当我们的基础搭建好了之后,它是一个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增长的过程。今天我们更多地要去思考我们的团队是否足以驾驭现在的财富,我们拥有庞大的数据与财富,自身的储备是否达到了驾驭支配的能力,如果没有达到,今天的一切都将是短暂的。可能在未来很快的一段时间当中我们就会遇到没有办法抵挡的一些风险,从而导致我们整体崩塌。如果今天让我们的团队,在我们能力还不是很强的时候能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我们想办法去填补团队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让我们有能力去驾驭现在这些庞大的数据与财富,这些财富会让我们有能力更好地支配,发挥它更大的作用,才会让我们公司得到更长久的发展。所以这就是今年我再三强调我们最核心的目标是要打造更好的团队。
    这一周的工作当中,围绕这个目标做了很多事情。首先,我们有一批优秀的人才,包括像李老师这样的高端人才加入到我们的团队当中来,李老师是我登门拜访请来的,我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除了我以外,我们所有的高管团队,甚至全体百助人,都要有这样的意识,主动地去请你身边的人,你认为他的加入能够帮助我们百助这个团队的,主动地把他们请来。现在百助非常的缺人,各个方面的人都缺,听懂我说的意思吗?这一周我开了一个主管培训会,主要讲的也是关于招聘的内容,公司的发展要有战略,今天我们的人如果OK,我们解决了人的问题,考虑完人的问题,那就要考虑这些人来了之后到底要干什么,不是什么都可以干的。因此我们坚决地砍掉很多我们认为不够聚焦的非主营业务。短时间看,这种壮士断腕的做法会造成损失的,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很多人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把一个部门进行裁撤?这个部门明明是有收入的,还是能够提高数据的。正是基于大家的不理解,所以我号召这个部门所有人去看书,我给他们指定了《定位》这本书。这本书我觉得很多人都值得去看,我今天所讲的很多的理念,都是来自于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如果你认为我讲的不对,请你把这本书看完了再过来跟我谈。我相信只有我们所有人把这个可以看作成是理想,是信仰,是我们共同认可的追逐的梦想。当我们所有的人都齐心协力,这个时候你的执行力是最强的,只有你自己相信你才会毫不犹豫去坚持,去做。不是我说的,今天的很多观点都不是我说的,是书上这么写的,当你去翻开《定位》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的案例来支撑这个理论。国外很多知名的大公司都是使用这个理论,国内,我们在互联网圈最顶尖的,也是我们的偶像级的公司阿里巴巴,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引用这样的理论。所以对我来说,我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当你听不懂我在说什么的时候,请你先把这本书看一遍,看完了之后,我希望咱们针对这本书里的任何内容,我们可以去讨论。这本书的纸质版和电子版我看了至少不下四遍,累计时长可能超过五十个小时,我对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非常认真地在看,然后去思考,再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是一个B2B的事情,但是这本书里讲的很多案例是to C的事情,所以我在刚开始读的时候很多地方没有办法去理解。理念我可以理解,也很认可,但是具体从方法来讲的话,确确实实一开始不好理解。看了几遍,思考了很久,后来又看了大量的特劳特的系列丛书,他的整个系列丛书我看了二十多本,最近的两年时间我看的最多的某一个人的书就是特劳特的书,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我还是不敢肯定我自己已有多深的掌握。我不但看书,也去线下参加活动,我到上海还到他的公司去拜访,还认识了他们公司官方的几个人,没事我还跟他们进行微信交流,当我遇到不懂的,不好理解的,我还会去问他们。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工匠精神,你一定要把它搞深搞透,能够达到其他人所没有达到的程度,这样你才能发挥价值。
    当我们公司的战略确定了,我们坚定要聚焦PC业务,以我们的软件产品为核心业务这样一个战略定位,这个时候,我们突然会发现我们的工作越来越简单了,更容易发挥价值了。而且我们也发现把本部门的工作干好了,会让整个产业链的其他部门的同学受益。其他部门的工作干好了之后也同样让我们这边受益。坐在船上水升了,就自然而然的水涨船高,这个时候我们彼此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我们每一个人就会心存感恩之心,为什么?因为你会觉得我没干什么事,别人干的事情提高了我的收入,让我在工作中得到了成长。这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吗?怕就怕你觉得自己干了很多事,别人没干,自己吃亏了,想让你感恩恐怕很难。
    现在其实就面临这个问题,这段时间有一些人离职,但我看到有一些部门几乎没有人离职,原因就是这些部门聚焦。但凡是不聚焦的部门是没有向心力的,聚焦的部门才有向心力。围绕这些讲得都是我们高层的一些思考。具体的一些做法下沉到我们每一个经理,每一个主管,我们都有招聘,培训、绩效、面谈、阅兵。这些工作也是我这一周主要和每一位经理、主管交流的内容。目前来看,还是有很多问题,每一个部门都有问题,而且问题很多,多到可能我们觉得永远都解决不完。这个时候我跟有的人说不用担心,为什么呢?随着企业的发展,当你拥有更多的财富支配权利的时候,有一些你曾经认为不可解决的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在这么多的问题当中,我们去发现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把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的一系列的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今天在我看来,我们最核心的还是先招人,其次再去培养。所以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跟大家强调工作手册,定岗定编、新人培训、部门培训。把这些内容连成串,然后有效的落实执行下去。目前,我们的主管能力很有限,有些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强调了很多遍,但做出来的结果和我想的还是不一样。我怕现在的这个阶段我们的中层干部有的时候传递信息可能没有传递到位,造成了基层的人理解有偏差。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或者你觉得不可理解的地方,你可以直接来找我,咱们没有什么阶层,不存在说你有什么疑问非得一层层的上报,没有这个必要,不管你是谁,你需要找我随时可以找我,我们每个人加入公司的时候都会让他去加公司所有人的微信、QQ,包括我在内。你们有我的微信,有我的电话,有我的邮箱。如果说你最后因对公司的一些制度不理解,认为公司做了一些不可理喻的错误的规划而导致你可能心怀不满,而没有找我沟通,却选择离开了,抱怨这家公司了,我觉得这就是你的问题。因为我们在定所有东西的时候,我们是尽最大的可能性去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但是,任何一件事情不可能一次成型,今天我们做产品,有一个产品是可以做到上线之后,从来不迭代的吗?有这样的东西吗?我们可以做到在这个产品上线之后,就再也发现不了它能优化的点了吗?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反过来想,如果我今天发现了一个优化的点,优化了10%,那是不是意味着在上线之前的这段时间一直在造成损失呢?我们考虑的不充分?不能这么理解,今天的互联网公司之所以强大,是它的模式的创新,这种模式创新更多的是思想模式的创新。
    我在这一周到河海大学文天学院讲座,也是我围绕主营业务打造更好的团队,去做的实实在在的一件事情。在讲课中,我提了两点,一点是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人生什么叫成功,成功的目标是围绕个人价值的实现,当然实现这个最高目标之前,首先要解决自己的基本的生理需求,饭都没得吃你别跟我说什么报效祖国。其次第二点是一个人的成功,他成长的过程当中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我们说需要学历,需要能力、需要人脉、但最核心的一个是需要有思想。但是这里面都是以个人的主观的意识,一切的主观能动性来源于哪里?谁来指挥你?这需要外部的环境来指挥你在内部做调整。如果你是脱离外部实际的,自己坐在家里闭门造车,那就麻烦大了。今天我们为什么会去选择聚焦这样一个方向,如果是来一个人,随便看一看,立马就能指出来你这样做不对,应该去研究区块链,人工智能,至少你也得干点移动互联网吧。但是为什么我们去选择聚焦PC,原因是我们充分的考虑外部环境,并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的这样的一个定位。非常坚定的去执行,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觉得我们今天拥有一定的基础,经过这些年的培养,我们的团队的思想意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有些事情是能够得到广泛人群的一致支持和认可的,那我们就毫不犹豫的去贯彻落实。虽然咱们在座的很多人年纪比较小,经验不太丰富,专业度也不够高,想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很难做成,但是没有关系,咱们这个团队年轻,机会多了去了。在座的各位平均年龄26周岁,有的甚至更小,大部分人可能都在92年到95之间。这次的河海大学文天学院讲座,后来李傲同学也上台讲了下他的工作经历,我觉得讲得很好,当天在晚上邮件中我建议给他加了四分。以后河海大学文天学院的招聘活动交给李傲应该问题不大。我们还是有一些年轻人能力确确实实还是很强的,能让人刮目相看,眼前一亮的。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地找亮点,同时我也是不断的在公开场合鼓励大家积极主动的把你的想法讲出来。
    周四上午我还参加了运营项目组的晨会,在讨论项目研发的产品理念的时候,我就提到,有的时候这些新人提出来一些奇思妙想的想法,乍一听感觉一塌糊涂。但是,不要立即否定他们,他们提出的这些想法,为什么我们想不到呢?正是我们处于不同的年龄段,彼此之间有非常大的代沟。当年咱们能把项目做起来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处在一个最广泛网民的群体当中。今天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现在当我们的认知越来越高的时候,理论体系越来越完善的时候,反而我们失去了当年草根时候最广泛的网民这个群体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当你缺失了这样的素质,你很难能做出好的产品。这个让人感觉挺绕的,难道我们不应该成长与学习?那我们不就是草根了,这就是一个博弈了。为什么现在很多的大公司,规模那么大,资金那么雄厚,按说应该很安全,怎么最后还倒闭了呢?因为它们丧失了这些东西,所以我想在我们这个团队发展到现在的阶段,也是最关键的时候。如何从曾经靠单个人的力量转变成靠一个制度,靠一个系统,靠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做一份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实现这样的转变,那未来我们很快就可以发展到300人、500人的规模,而且能够有效的驾驭的了这样的体量。未来我们还可以继续保持过去几年每年翻一番这样一个数字增长的指标,现在这个阶段我们不需要去关注这些数字,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我们的团队打造上面,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回到我们最根本的点上。当我们拥有更好的团队的时候,足以能驾驭的了现有的体量的时候,我想我们就真正的可以去落实前几年一直想规划的,未来要打造一家上市公司,可能这个时候我们才会启动这个事情,现阶段咱们一直要保持着一个关注的状态。我非常期待在最近的一两年的时间当中,我们能够实现打造更好的团队这个目标,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这个团队,这个平台不是我给你的,是你们给我的,是我们大家共同创造的。这个团队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属于我们百助的所有人。谢谢大家!